特色品牌志愿服务助推老年健康教育创新化 --基于晋江市老年大学乐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是老年大学工作的重要时代特点。老年学员志愿服务活动是老年大学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载体,是广大老年学员联系基层群众、服务社会社区的新途径,是老年学员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平台。银发人才也是全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银发人才身上蕴涵的潜在力量。结合专业特长开展具有特色品牌的常态化志愿服务对助推老年健康教育创新化大有裨益。
晋江市老年大学有一支由晋江市卫健系统老白衣战士和离退休共产党员组成的隶属于老年大学白兰花驿站的乐为卫生服务队,共有队员28名,党员1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21名。绝大多数的老专家、老护理人员在晋江这片老年医学保健教育的热土上,已默默地耕耘了10~30年。大家用爱心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展示长者风范,共建和谐校园,并把这份爱延伸至本单位、社区、家庭、养老院为大家传递的是一股同是夕阳共增辉的正能量。
服务队成立伊始,就先后在老年大学发起《创建无烟老年大学》倡议,普及禁烟环保知识,倡导积极践行“烟头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活跃在校园和展演现场的各个角落,成为老年大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及《低龄老人助中、高龄老人》的倡议,在老年大学校园里开展低龄老人帮助中高龄老人上下校车、扶老助弱等活动。先后举办《老年人突发生命危急事件的自救与急救》、《关注老年心脑血管病的几个问题》等十余场讲座。特别是在老年人高度聚集的老年大学一旦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措施及牢记“急性心梗2个120”的培训。
一、以晋江市老年大学乐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为例,志愿服务主要做法体现在“五个化”:
1.党员先锋标杆化 党建引领,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正能量”及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 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为美丽晋江到社区、公园拾垃圾等活动。“党员先锋作表率、志愿服务我先行”。党员是团队的凝聚力和催化剂,服务队的党员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支乐为卫生志愿服务队无论在卫生咨询、宣教、义诊,还是在服务中心任务的活动中,党员总是走在最前面,带领整个团队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志愿服务中,既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素质,又实现自身价值。为提升老年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政教育要常新创新,在老年大学教学实践中,组织老年学员深入新思想、新论断的学习,把思政教育和医学保健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把习近平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结合当前国内外一些热点的时政问题,推行课前5~10分钟由党员、志愿服务队员或任课教师轮流领学,并且把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医学保健课的PPT课件里和医学保健墙报《保健园地》上。
2.服务教学创新化 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症状不典型,神经系统症状突出,多器官功能衰竭,猝死常发,多重用药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当疾病出现时,能敏感识读病变信息,及时就医,尤为重要。例如:志愿服务队员、医学保健班学员蔡XX的老邻居张老伯90岁高龄,着凉、咳嗽3天,突然出现嗜睡、精神萎靡,蔡XX获知立即意识到其是否有严重肺部感染导致的精神症状,及时建议其子带到医院检查,确诊:重症肺炎,及时治疗转危为安。还有尽早识别中风和急性心梗症状及时拨打120,在黄金时间内到有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通过绿色通道 →实施血管再通,既挽救生命又尽量减少后遗症。
把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与创新、提高教学水平相结合,拓展第二、三课堂,让广大学员把学到的保健知识通过志愿服务与教学实践回报社会。在每年的教学成果展示期间开展了《关注老年人睡眠健康》、《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你忙》、《关注脑健康,关注早期老年脑退化症》、《关注血压,关注健康》、《关注老年人跌倒——刻不容缓》、《老年肌少症,你知多少?》等十余场老年医学保健咨询专题活动。通过医学保健教学让老年学员展现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精神风范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校园内的医学保健咨询活动中以及校外的义诊活动中都能看到卫生志愿服务队员的身影及多彩的展示。
3. 服务品牌特色化 打造新时代具有专业特长的“晚霞耀晋江,银龄再增辉”的离退休白衣战士志愿服务品牌。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常态化的卫生保健咨询、宣传、教育等服务,特别是每月的8、18、28日,开展义诊活动,以及各种慢性病防控宣传日开展医学保健宣教、义诊等活动。二是为晋江老年保健教育及老科协提供教学、讲座、科普宣传及咨询服务,每年在老年大学、各镇、街道、社区、村(小区)开展医学保健讲座60余场,为老教委录制卫生保健课件,到基层老年学校播放,普及老年医学保健教育。三是服务队撰写的《老年人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一文荣获全国老龄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常年为晋江老年大学白兰花驿站及《校园晚晴》校报、《晋江老科协》刊物、《晋江老龄问题研究》文集撰写保健知识等科普文章。由服务队主要参与的《晋江市老年病发病情况的调研》与《晋江市老年人健康情况调研报告》均在泉州市获奖。近年来有20余篇保健文章分别发表在省、市老年教育、泉州市老科协刊物及晋江老龄问题研究文集上。撰写的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论文荣获福建省老年教育学术论文三等奖和优秀奖、荣获晋江市老教委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晋江市科协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一次。
4.延伸服务常态化 配合市各种重大活动把志愿服务拓展到校外,从2016年12月起部分卫生服务队员利用业务专长志愿到本单位——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门诊为病人提供就诊业务咨询及爱心导诊服务,她们贴心地为就诊病人取号、扶老携幼、用轮椅接送行动不便和衰弱的病人,尤其是利用自身丰富的医学知识,根据患者的初步症状帮助其在布局分散、科室门类划分复杂的医院内快速选准就医科室,保证不错过最佳诊疗时机。她们的感人事迹受到全社会的一致好评,福建老年报、泉州日报、晋江电视台、“健康晋江”等先后作了专题报道——《白衣战士穿起红马甲——晋江市医院有道最美风景线》。服务队员经常走进社区、 家庭、 养老院,去关爱弱势群体,为孤寡、失独、失能老人送健康、送温暖。开展陪伴日活动,做好陪伴、关怀、精神慰藉等暖心活动。针对中、高龄老人反应不灵敏、易跌倒、自信心较差、易产生孤独感,多种慢性病困扰等问题进行入户调查及关怀。并开展“老年脑退化症早期识别”的调查和“防范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活动。在一次入户调查中发现有5户老年人仍在使用浴缸洗澡,滑倒的风险很大,立即提出整改。服务队员长期在小区关心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经常入户测量血压及血糖,经常组织小区老年人操练健身操,高歌一曲。
5.素质提升专业化 除了理念、思维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外,加强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和业务素质提升相结合。人口老龄化汹涌而至,许多老年医学保健未知的知识已然摆在面前。一是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对同源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超重和肥胖、特别是哪些体重指数正常的隐性肥胖(内脏脂肪多)的老年人群建档进行积极干预和定期复查。二是老年肌肉衰减症日渐高发—如何科学摄入优质蛋白质(尤其是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的量和质及科学的负重锻炼来增加肌肉(横纹肌)已提到迫切的日程上来。打铁还要自身硬,实力成就千里行。乐为卫生服务队每个季度集中学习医学前沿知识,不断地继续“充电”—医学知识再教育,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的良性发展。
爱是夕阳分外红, “退休后还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老年大学及社会服务是我们的快乐”。这是乐为卫生服务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他(她)们用无私的爱和医疗卫生常识去关怀和服务老年人,特别是中、高龄老人及失能老人,在为全社会的服务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心、诚信、奉献、担当”的内涵,展示夕阳美,凝聚爱与扬善向上的精神力量。乐为卫生咨询服务队所传播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卫生咨询服务队员以爱因斯坦的名言作为自己终生的座右铭。
二、对离退休干部开展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老年学员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应建设到哪里,既引导老年学员党员履行义务,更应保障老年学员党员享有权利,锻造老年学员志愿服务坚强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标杆的示范作用,采取个人自愿、组织搭桥、双向互动等形式帮助有意愿的老年学员找到合适志愿服务岗位,实现价值关爱。把好方向盘,旗帜鲜明讲政治。充分认识党建引领老年学员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引领广大老年学员更加坚定地看齐跟紧“新时代的领路人”。
2. 体现自身价值,增强志愿者成就感
离退休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具体行动,也是离退休干部乐中有为的客观需要。开展志愿服务,一是有助于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志愿活动能够使得身体这部“机器”保持良好的运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缓身体机能的退化和衰弱。参加志愿服务,从而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让离退休干部寻找到新的角色定位,顺畅地适应离退休生活。二是有助于彰显晚年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被需要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收获与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这也是他们维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自我的价值感和能力的承认以及道德上的满足感。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一名名志愿者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走到哪里,就温暖哪里。进一步发扬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必将成为靓丽的文明底色。对志愿者来说,为他人提供服务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增强主人翁精神,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续写志愿服务的新篇章。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这就要求广大志愿者坚定信仰,传承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再立新功。
3. 展亮点强特色,打造最美“晋江名片”
将志愿服务转化为日常的各种行为细节和“生活”思维,处处总关情,这种对于社会的博爱之情。以“一队一品”创建为抓手,创新思路,突出主题,培育打造老年学员志愿服务品牌。展亮点,强特色。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晋江名片”。推进志愿服务的品牌引领。志愿服务就能够“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我们需要打造一批“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晋江老年大学分别有乐为卫生、公共服务、法制、摄影、图书管理、艺术团、导学助手等志愿服务队,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化”志愿服务,有着不断领先的服务理念,志愿服务才能有方向的不断精进,从而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规则和行为常态。“品牌化”志愿服务,也是一种带动性和影响更为广泛的活动,让“品牌”成为特色高水平高质量志愿服务的“名片”,长足发展形成了“1+1>2”的效应。
老年大学把立标杆、树典型作为推进老年学员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升老年学员志愿服务整体水平。典型引路是老年学员志愿服务广泛发展的重要方法。一是打造志愿服务团队典型,总结经验,面上推广。二是挖掘老年学员志愿者典型,在老年大学和社会传递一股凝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效应。挖掘身边的、接地气的老年学员志愿服务凡人善举,适时组织最美老年学员志愿者巡回报告,定期在自由空间、校刊、订阅号——晋江老年教育上表扬志愿服务的好人好事,激励和带动广大老年学员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人人共参与的正能量。
在老年医学保健课程建设上除了积极关注并努力开设隔代教养健康宣教等老年人关心的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已是刻不容缓。当前,青少年肥胖(显性肥胖和隐性肥胖问题处于不容乐观的态势)与营养不良并存形成“双峰现象”,不健康的早餐,蛋白质的摄入不足,吃零食,嗜饮料,偏食,高盐、高糖、高脂饮食,吃更多的垃圾食品及高热量等快餐食品,不容小觑。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呈现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动的状况,缺乏身体活动更是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常态。因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已经导致慢病低龄化。因此,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告别任重而道远。除定期在各级老年大学向爷爷奶奶们开展《青少年与不良生活方式告别》讲座外,建议搭建关爱下一代身心健康平台,定期到中小学开展《与不良生活方式告别》的健康宣教活动。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2024-4-12.
[2]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新华社,2016.
[3]余少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历史使命//[N]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9-2:13.
[4]李晶.中国老年教育的现实需求和供给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22,(5):26-33+76-77.
[5]张婷.《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在京发布[N].中国社会报,2021-10-21(A01).
[6] 杨模.把握教学创新的度//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J]. 2011.
作者简介:福建省晋江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原莆田学院内科教授、福建省晋江市老年学学会卫生保健专委会副主任、晋江市老年教育讲师团成员,晋江市老年大学乐为卫生服务队负责人。
手机号码:13906095818
详细地址: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格林春天小区一期3幢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