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5-05-02   星期五
时间
课程
地点
test

test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疫情防控下“线上”教育的新教学模式探索

* 来源: * 作者: 王婷婷 * 发表时间: 2020-10-10 0:00:00 * 浏览: 139

疫情防控下“线上”教育的新教学模式探索

王婷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不延期开学。教育部要求春季延期开学,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依托微信平台,我们晋江市老年大学的剪纸与手工课程实施顺畅有序。在此大环境下,剪纸与手工的线上教学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作为以技能实践为主的科目,网络剪纸与手工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泾渭分明,如何将互联网与美术教学更好地去融合,在“不停学”的同时实现线上“有效学”,需要我们教学教学工作者运用新思维去重构教学内容,用现代的教学方式去替代固有教学模式。

为了让网络美术课堂走进老年学生的生活,激发老年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增强疫情防控背景下,剪纸与手工网络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思考与探索的研究方向。面对这场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生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感受。线上学习,通过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用剪纸的方式记录生活、用手工的形式表现生活,懂得珍爱生命,增强社会文明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培养老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贴近生活,多维启发

在设计剪纸与手工的教学时,如果以传统的剪纸与手工技法传授为教学目标,不能联系老年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进行教学创新。经过仔细研读相关资料,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发现这次线上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尝试在网络美术课堂中融入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将教学置于生活情境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符合老年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并贯穿于课堂始终。

“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疫情期间,老年大学虽然停课,学校却一直默默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业成长和身心健康,通过微信群线上平台:在摸索中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同学们在这特殊的假日里,不误学习。我和班长通过各项剪纸比赛的通知和组织,保障了学生剪纸品的完成,《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福建省剪纸艺术战“疫”作品展播》征稿通知一发布,我立马查找关于相关的图画作品和剪纸作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同学们在家剪纸创作的期间,碰到的问题,我和班长都会在群里回答并解决,最后上交了二三十份关于征稿和比赛的的剪纸作品,充分反映了在学校的领导下,剪纸与手工班的同学们众众志成城,从自我做起,防控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做到了“线上教学”与“在校学习”效果的基本一致。

老年大学的学生基本都有手机,但是部分同学却不懂得通过网络查找图片来进行剪纸作品的创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疫情初期,利用班级微信群转发各种疫情相关的剪纸作品和微信公众号,让同学们一目了然,更快的了解到每一节课的剪纸内容。我和班长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剪纸比赛和作品创作。有的同学甚至两天一幅剪纸作品,让我对其进行点评修改,我被大家的剪纸热情深深的打动——学到老,活到老。我利用微信点评、线上答疑和学生沟通交流。个别剪纸薄弱的同学,我也会发相关简单的作品让其研究创作,鼓励他们,因材施教给他们布置作业。对于剪纸与手工班工作上的事情,始终相信: 教育植根于爱。 

我们剪纸与手工班的老师和班长将继续创造条件,为同学们提供各类剪纸与手工的学习资源,让疫情难阻老年教育之路,共同打好这场疫情攻坚战。

然而疫情还没有结束,线上教学还会继续。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线上教学?如何调动屏幕后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让他们觉得是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看客?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引?如何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是我急需改进的地方。

二、走进生活,动手实践

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生活化的手工课堂能够满足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创设学生更熟悉的生活化的美术课堂,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加深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从而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关于此次疫情,学生的认知大多来源于生活,比如:我只能待在家里学习或运动;我出门一定要戴口罩;我要勤洗手等。所以,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带进手工课堂很有必要。

“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想象力。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是的,大自然的景物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的。在教学中,鼓励老年学生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让他们尽情地沐浴自然的气息,看着美丽的花朵,摸着大树,踩着小草,观察小动物,在自然、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从而使他们在作画时有感而发,而不是凭空编造剪纸与手工作品。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文趣事,表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和风情,加强学生绘画创作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总之,大自然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手工创作活动的最好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添了学生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的经验发展,更是激发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在活动中他们接触了事物,认识了事物他们有了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回到课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回顾生活中的情景,并用剪纸与手工工具创作出来。这也是动手实践与想象力的一种培养。

形成动手实践素养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因此,网上教学示范应紧扣技能表现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剪纸与手工课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直观,因其能够给予技法层面的指导和启发,从而缩短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信息时代赋予媒材新的精神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和尝试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为剪纸与手工表现素养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只要掌握了一种媒材的使用方法或技巧,就能充分进行表现可以达到了意想不到的作业效果:学生在对新

事物的探索中,减轻了学习知识的压力,能轻松地表现剪纸创作内容剪纸技法

老年大学作为培养老年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应结合网络媒体发挥功能,具体来说可从三方面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引导老年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老年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其次应利用校园网站和特色的传统文化网站吸引老年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内容活泼生动吸引老年学生的兴趣。最后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文化加强与老年学生的交流对话,增强老年学生文化自信建立的时效性。

三、联系生活,多元评价

与传统的线下美术教学方式相比,美术网络教学应更加重视及时、全面和多元的课程评价。教师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应关注和积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除此以外,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家长评价,对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当学生作品全部展示在微信平台后,请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描述作品的亮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学生是居家开展剪纸与手工创作,所以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自己作品的感受或提出建议,并在作品上“留言”。有的同学写道:虽然疫情来得突然、猛烈,但就像你剪纸作品中说的那样,认真预防,众志成城,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有的同学写道:看了你的作品,觉得你有很好的卫生意识,希望你以后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这样良好的习惯。一幅成功的作品,是学生平时生活的所感所获,而师生间的评语是对老年学生创作的最好的鼓励。

评价在剪纸与手工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在美术表现中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促进美术表现能力的提高。由于学生在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不同,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多样性。传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评价,还包括生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又包含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两种形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美术课堂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科技产品进行评价。在交流评价方式如此多样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情境,组织不同形式的评价,在评价中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效,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1. 现场办展,传播公益

以展览剪纸与手工形式呈现作品,有助于学生实现自己与他人对话,这种对话可能是无声的,却能深刻地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剪纸的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创意手法的运用使得剪纸能以不同寻常的画面吸引观者的眼球,同时,引起他们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在学生创作完成后,鼓励他们将作品贴于讲台的一个个展架上,当大量的作品集中到一起时,就形成一个小小的展厅,一件件醒目而有新意的作品呈现在师生面前。学生更是触景生情,有的学生自豪地向同学介绍着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认真地欣赏着他人的作品,在这样的氛围中,评价环节就自然地展开了。

2. 品评作品,升华情感

美术作品凝聚了学生的情感、知识和技能,因此,品评作品,既是对他们美术表现能力的检验和促进,又能促使他们深化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通过创设展厅的氛围来点燃学生的情绪,又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采用师评、自评和互评等多种形式穿插,使评价更深刻、更有效。将师评放在最先,为学生提供示范。通过展示其他不同主题的招贴画 让学生理解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使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有意识地、自发地进行创作和宣传。

四、回归生活,多维展示

1. 创新展示形式,服务现实生活

本次网络课结束以后,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在校园橱窗中通过这些展示形式,使更多的领导、来宾、教师、学生能够看到优秀作品,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宣传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充分发挥剪纸与手工创作成果为生活服务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创作热情更加高涨。

2. 拓展学习内容,引导学习迁移

在这次紧扣生活实际的在线美术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创作了一幅属于自己的剪纸与手工作品,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但是,学生对“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观念的体验和理解才刚刚起步,因此,教师要不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紧密联系生活进行剪纸与手工创作的能力。

五、结语

全国疫情防控下,各地教师在教学中的大胆尝试及独特做法,也必将如雨后春笋般展露出来。围绕“线上”教育的新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努力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素养及能力”。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对自己作品以及展示途径的深度思考,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艺术创造的潜能和自信。通过此次的“线上”实践,让学生作品不止步于课堂,不止步于墙面,帮助学生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实现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剪纸与手工教学只有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发现生活中美的元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各种元素进行美术创作,从而解放其大脑、释放其情感、触动其心灵,真正成为手工学习和创作的主人。本次在线教学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不仅增强了剪纸与手工技能,还了解了预防新冠病毒的卫生知识,增强了生命意识和健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以及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