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大学的卫生保健教学更加出彩
郑明智
【摘要】如何让老年大学的卫生保健课程更加出彩,笔者认为创新卫生保健教材和优化第一课堂质量是关键。创新卫生保健教材具体做法:一是降低专业知识的门槛,让老年人求医问药更加自觉。二是规范传统生活细节,让老年人料理日常生活更加科学健康。三是揭示保健产品的作用原理,让老年人的保健投资更加理性。四是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让老年人学得愉快、没有压力,真正体现乐学有为。如何优化第一课堂质量:一是善用注意力倒U型曲线,科学设置课时,达到提高老年人听课注意力;二是借鉴学习金字塔的理论,优化卫生保健课堂教学,是提高第一课堂教学质量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创新 教材 优化 第一课堂 质量
一、如何创新卫生保健教材 我们对老年卫生保健课的教材作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将与老年学员最关心的生活因素导入老年卫生保健课堂,让抽象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要领在与生动具体的日常生活细节的联系中得到形象、直观的解读,从而使抽象的卫生保健知识成为老年学员们打理晚年生活的理想工具。这种贴切生活教学内容的定向选择,大大增强了该专业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应用性和易掌握性,对老年学员的晚年生活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一) 降低专业知识的门槛,让老年人求医问药更加自觉 如何降低医学保健知识门槛,让更多的医学卫生保健知识走进老年学员的生活,提高其晚年生活生命质量。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老年卫生保健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求课程基本内容要有“广谱性”,力求简释易懂;要体现老年特色,着眼实用,借以增强本专业课的易学性和吸引力,争取让更多学员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1.教师通过结合典型个案讲解,使老年学员对自己和身边亲人的身体现状有一个综合认识和估价,知道生活中应当坚持什么,注意什么,并在疾病出现时,能敏感识读病变信息,及时就医。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老年人患病的特点》《防范老年人跌倒刻不容缓》等课题应运而生。
2.向学员介绍老年人日常生活禁忌知识。在教材中,有意识地搜集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饮食起居的诸多“宜”与“不宜”,积极回避“不宜”因素对健康的残害,例如:课题《与不良生活方式彻底告别 》《喝汤有学问》等。
3.启发和引导老年学员自觉平衡心态,动、静结合,修身养性,例如:课题《做一个心理健康的老青年》《各国老年人的幸福观》。
4.将当代卫生保健理论知识通俗化,例如:《走进心的世界》《守住糖尿病的最后一道防线》等课题。
5.将科学用药知识引入课堂,例如:课题《走进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6.开讲老年人羞于开口的课题,例如:《关注老年人的性福生活》,老年人保持和谐的性生活,可以增强青春活力、克服老年抑郁症、防止脑老化、预防前列腺肥大等。
6.结合当前防控疫情常态化,倡导公共卫生文明新风尚,开讲《科学防控,抗击新冠》等课题。
事实证明,老年卫生保健课的在读学员和未学的老人在生活生命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 规范传统生活细节,让老年人料理日常生活更加科学健康
我们在选择教材内容时,重点安排以下几项内容:一是介绍老年人饮食起居和运动形式选择等方面的知识:1.老年人忌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无论你的心态多么平稳,都存在竞争的活动,造成血升高、心跳加快是正常的情况,如果由此导致意外,就得不偿失了。2.课题《老年人要学会科学运动》: 强调改变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例如:剧烈的广场舞及爬山爬楼对下肢关节压力很大,应尽量避免。随着年龄在增长,应该逐步调整运动方式,以散步为主,减少大运动量的运动。3.让老年学员学会弥补因长期忽略生活细节导致的健康缺位。例如:课题《素食与荤食,孰是孰非》生动地诠释了荤素搭配,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适当介绍一些烹饪常识,让老年学员掌握常用肉类、蔬菜的特性和营养保健价值,在一日三餐中合理搭配餐饮品种,均衡营养。例如:如何科学地吃蛋。 成年人每周需从外界摄入1400mg的胆固醇,一个鸡蛋的蛋黄含300mg的胆固醇,因此,每周摄入4~5个蛋是合理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纠正一些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例如:课题《健康从科学呼吸开始》,强调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做到慢吸快呼,吸气的长度是呼气长度的2倍等科学呼吸的好习惯。
(三) 揭示保健产品的作用原理,让老年人的保健投资更加理性
很多老年人都经不起补品广告的忽悠,把夸大其词和神乎其神的宣传当真笃信,不看病、不吃药,一味钻到五花八门的补品中去。针对这种情况,卫生保健课《话说保健品》把对保健产品的认识与选择知识引入课堂,帮助老年学员正确认识保健产品对自身保健的真实价值,使之在面对保健品商家的推销时,能正确选用适合自己的保健产品,科学地使用。
(四) 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让老年人学得愉快、没有压力
传授的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教学方法上坚决摒弃“苦教苦学”的弊端,教与学必须深度融合,要尽可能使老年学员学得愉快、轻松、没有太大的压力,真正体现乐学有为,营造一个和谐温馨、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如何优化第一课堂质量
(一)善用注意力倒U型曲线
科学设置课时,达到提高老年人听课注意力。在被信息淹没的数字时代中,人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要么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无所事事、烦躁不安,要么注意力过度集中,感觉紧张焦虑、疲劳过度——人们就在自己的倒U形注意力曲线上摇摆,难以找到最佳状态。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优化保健课堂的质量。
1.老年人注意力的特点——精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标准课时的设置是根据人的注意力集中曲线来设置的。一个成年人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间是35分钟,35分钟过后肯定会有一个注意力涣散的过程,有的人恢复的快,有的人恢复的慢。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大脑功能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减弱,导致感觉能力降低,意识性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主要表现两个方面,首先是感觉迟钝,听力、视觉、嗅觉、皮肤感觉等功能减退,而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灵敏度下降;再有是动作灵活性差,动作不灵活,协调性差,反应迟缓,行动笨拙。
2.走进《注意力倒U型曲线》
这张著名的倒U型曲线图中,代表刺激水平的横轴,在曲线横轴的两端,是处于最低刺激和最高刺激的状态,这时候的注意力水平都是很低的。代表注意力的纵轴,在曲线的中心范围即你的注意力专区,也被称为最佳表现范围,当处于注意力专区的时候也就是受到足够和稳定的刺激时.你会认真地倾听,保持注意力集中,作出正确的决定,并最终完成你的任务。倒U形曲线中的顶端.也就是最中心的部分代表了最高峰值。你越接近这个峰值,也就越接近受到刺激和保持注意力的最佳状态。
3.分析“倒U形曲线”可知,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增强信心,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学会放弃等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故答案为:学习压力适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压力过重,会降低学习效率;学习压力过低,会使学习效率不高。
4.老年人在一个标准课的时长里的注意力情况是如何变化的呢?(图二)是一个成年人在一个课时内的注意力变化曲线。在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最开始(前5分钟)的时候注意力有一个迅速集中的过程。到了第15分钟的时候注意力达到一个顶峰,然后持续下降,到40分钟左右时到达谷底。掌握规律、顺应规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组织好一节课,让我们把学习内容的重点分配到合适的时间点上。一是当学员处在注意力的高峰期的时候,教师如何利用这段黄金时间,使学员掌握课程的精华与要旨;二是当学员注意力下滑,教师该如何维持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继续投入该课程。
(二)借鉴学习金字塔的理论
学习金字塔是描述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后,听课者下课后的记得多少的记忆保留率:教师单向讲授,听课者只记得5%,老师带着听课者念最重要的地方,只记得10%,用视听媒体的有20%;老师示范是30%;小组讨论是50%;听课者自己亲自操作的,记得75%;假如是听课者当老师教同学,可以记得90%。从(图三)可以看出,越上端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越下端越是以听课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值得注意的是,越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听课者记得越少,而越以听课者为中心的教学,听课者反而会记得越多。听课者亲身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后,才会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唯有听课者全面思考、全面参与,才能真的学到东西。因此,善用注意力曲线和金字塔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四、如何优化保健课堂的质量 善用注意力曲线和学习金字塔,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分为几个阶段:我们就可以指导在每个不同的时间段上如何进行课程内容的合理科学的安排,可以把一个标准的课时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就是前五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参加听课的老年学员要么从教室外匆匆的走进教室还在想着刚才的堵车、上学途中的所见所闻,要么从老年学员间的热烈的交谈中刚刚安静下来,还沉浸在刚刚的激动中,这个时候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员的注意力迅速的回到课堂上来,如何做呢? 究竟哪些因素更能快速引起学员的注意力呢?一是“老年人一天步行多少步比较合理?”、“老年人一天究竟睡多少小时合理?”。这种自带吸引力的内容,就像吃饭、睡觉、呼吸一样自然,大脑一看到这些标题就自动进入轨道;二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食品安全的问题和影响我们的生存与医疗相关的事情也特别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这二个吸引力元素,能在第一时间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再者也可以对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大家的注意力迅速的集中到知识上,集中到教师身上,这个时段经历的越快越好,因为他对本节课起的作用有限,不能完成本节课的目标,所以要迅速度过,最长不要超过5分钟。当发现大家的目光注意力都停留到教师的身上时,这个时候就要进入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利用时间,可以在这个时段内讲你要讲授的内容在35分钟内以合理的能让老年学员接受的方法讲授出去。首先是导入新课:通过病例分析、历史的回顾、引经据典等导入新课,紧接着讲授新知识,采用渐进式、诱学式、形象性(包括导向性与情景性)、配合PPT的由浅入深的教学,实施讨论教学(深、浅层互动相结合,前者为优),就本课题的主要内容,让学员各抒己见,相互点评,教师作最后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学员的注意力开始下降,当到达35分钟左右的时候,学员已经由于注意力的减弱而产生了疲惫感,有的学员已经开始打哈欠,伸懒腰等动作,这个时候再讲授新的知识被接受的机率就降低了了很多,当发现这些信号的时候,课堂就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整个一节课中注意力最为低下的时间段,由于前面35分钟精力的消耗,这个时候大脑已进入了疲劳期,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此时,可以做保健操立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起到愉快心情的作用。也可让学员来恢复自己的注意力,具体的方法是安排互动(讨论、抢答)等不同的手段让学员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可以减少学员的疲惫感,当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聚集起来的时候,就进入到了收尾阶段。
第四阶段成为收尾阶段,学员通过刚才的参与,注意力重新又回到了课堂,但是这个时间非常的短暂。这个时段的注意力也不可能再高过第二阶段的注意力。这个时间段应该抓紧时间对第二阶段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通过提炼和再次强调,让学员加深印象。最后给学员布置课后作业,或者留下下节课的引子,以为下节课做出一个引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启发思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员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五、关于课时设置的建议 综上所述,建议将课时设置为每节课4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提高老年人注意力,善用注意力曲线和学习金字塔,科学地设计课时及优化保健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的一环。